河北大学基础医学院前身是河北省职工医学院基础部,2005年随河北省职工医学院整体并入河北大学,更名为基础医学院。2015年9月,基础医学院与临床医学院合并,成立医学院。为了进一步加强医学学科建设,2019年9月,重新成立基础医学院,开启了学院建设的新征程。
学院现有教职工109人,其中专任教师80人,实验技术人员19人,博士学位教师达63.75%。拥有国家杰青1人,河北省杰青1人,河北省青年拔尖人才1人,海外高层次人才1人、河北省三三三人才2人、坤舆学者3人。博士研究生导师8人,硕士研究生导师37人。
学院设有形态学系、机能学系、理化学系、微免学系等4个学系12个教研室,开设临床医学、口腔医学、医学影像技术、康复治疗学四个本科专业,在籍本科生1174人。建有河北省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重点实验室、河北省老龄化与健康重点实验室、河北省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、河北省生命健康科普基地。拥有自主设置转化医学交叉学科博士点、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药理学二级学科硕士点,在神经生物学、生理与病理生理学、免疫学、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、医用生物材料学等方面颇具研究特色。
学院承担了医学各专业本科生、研究生和留学生的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。先后获批河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门,河北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,省级创新创业课程2门,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1门。有“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”1个,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1个,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个,宝钢优秀教师1人,河北省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,校级教学名师2人。
学院始终以转变教学观念,更新教学思想为先导,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,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。近五年主持教改项目52项,其中省级13项,发表教改论文18 篇,主编、参编各类教材和专著5部。学院教师荣获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,三等奖1项,河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特等奖3项,二等奖1项,河北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竞赛特等奖1项,二等奖1项,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河北赛区一等奖2项,二等奖5项,三等奖1项;河北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1项。
近年来,学院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,其中国家级14项,省部级70余项,厅局级50余项。先后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4项、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项、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。
学生综合素质显著增强。近5年来,学生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立项215项,其中,国家级项目21项,省级项目31项,获得支持资金54.5万元。学生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56项,其中,国家级奖励28项。每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,总计参与服务志愿者800余人次,“医路同行”实践团队被团中央、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评为全国优秀团队。依托9个校外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”,每年组织20余支社会实践学生团队,300余名学生赴实践基地开展健康知识宣讲、教育帮扶、社会调研、医护岗位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。“医心守望”小分队连续11年坚持走进基层农村,荣获团中央乡村振兴“笃行计划”专项行动优秀实践团队。近五年临床医学专业平均考研率在50%以上,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%以上,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85.8%,高于全国平均率10个百分点,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。
学院依托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和人体解剖学教研室,于2004年成立保定市红十字会遗体接受站,该站为河北省首家遗体捐献接受站,承担咨询、接待、遗体接受等工作。
学院坚持党建引领,思政铸魂,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借助综合性大学学科资源优势,围绕新医科建设,聚焦跨学科合作,重塑医学教育体系,努力培养“精医学、懂科技、有情怀、领时代”的卓越创新人才,服务健康中国建设。